乘著海西戰略的東風,國網廈門供電公司以愛拼敢贏的精神,加快城市配電網的建設步伐,實現與新型城鎮化發展和諧共進。
6月9日傍晚,華燈初上的鷺島亮麗迷人??罩懈╊?,你一定會對詩人舒婷筆下“絢爛??钡蔫惨咕鞍l出由衷贊嘆。而這絢爛美麗的背后,是優質可靠的電能為這座海島城市注入著源源不竭的動力。
有著“海上花園”美譽的廈門是國家電網公司最南端唯一的特區供電窗口,這里與臺灣金門一水相隔,廈門通過自身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為兩岸同胞相互交融架起橋梁。如今,乘著海西戰略的東風,廈門電網人以愛拼敢贏的精神,加快城市配電網的建設步伐,實現與新型城鎮化發展和諧共進,繼續當好經濟社會發展的發動機和助推器。
去年,廈門通過了重點城市配電網建設改造與管理提升工程建設驗收;而就在6月6日,海西廈門島智能電網綜合工程通過了國家電網公司驗收,這是目前國內面積******的智能電網綜合工程,工程覆蓋廈門島以及鼓浪嶼,建設面積141平方公里,建成后全島供電可靠率可達99.993%。
智能配網先試先行
2013年8月28日3時54分,國網廈門供電公司配網調度控制中心的監控屏幕上,出現線路跳閘告警,故障點定位圖隨之自動彈出——濱南基金環網柜10千伏基金Ⅱ回902開關跳閘了。而在線路跳閘后不到1分鐘時間內,監控屏幕就顯示故障區域自動隔離,轉電方案生成。這一系列動作,都是由配電自動化系統自主完成。從故障發生到復電,全過程只用了1分鐘,而且還不需要任何搶修人員到現場,一些不敏感的用電客戶甚至感覺不到停電。
“安裝故障定位終端,就等于給了我們一雙‘千里眼’。哪里停電了,故障定位終端馬上就能找出來,我們直接給現場的智能終端下令,就能實現線路電源的分合?!眹W廈門供電公司運檢部副主任蘇雪源說。
在蘇雪源看來,配電自動化系統建成后,不論工作效率,還是供電可靠性都有了大幅提升。自廈門島配電自動化工程建成投運以來,自動化主站平均運行率100%,終端平均在線率96.2%,成功遙控開關17018次,故障處理447次,用戶年平均停電時間減少約48.36分鐘。
2009?2011年,作為首批四個配電自動化試點單位之一,國網廈門供電公司以廈門島為試點區域,從“一強”“三化”“一體”(堅強電網,自動化、信息化、互動化,調控一體)等方面,完成網架設備、自動化主站整合、終端布設、通信網絡、信息交互、調控一體化及其技術支撐等內容建設,率先建成******************的配電自動化系統。廈門市配電光纖通信網達到1920公里,“三遙”終端3272臺,廈門島內配電自動化實現了全覆蓋。
自2009年開始,公司先后在廈門島開展高可靠性示范區、重點城市配電網示范區、重點城市配電網建設改造與管理提升,以及海西廈門島智能電網綜合建設工程等示范項目。蘇雪源認為,廈門電網建設積累的諸多典型經驗,與智能配電網試點工程密不可分。
除了通過工程實踐提升配電網外,國網廈門供電公司還主動與擁有一流配電網的國外城市對標,借鑒國外發達城市采用標準化、差異化、系列化、模塊化供電模型構筑高可靠性中壓配電網的思路構建目標網架。同時,學習巴黎分區供電思路,按照城市規劃布局劃分變電站供電區塊,確保每一供電區塊有來自兩個及以上變電站的電源,以雙環網供電,適應各類用戶供電可靠性要求。
截至目前,廈門電網共投運54個全自動DA環網,真正實現了智能配電網的無縫自愈功能,配電網故障處理時間將由原來的上百分鐘縮短至1分鐘之內,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配網運營精益管理
6月10日一早,國網廈門供電公司配電運維工作人員陳靜怡和賈浩田來到位于廈門思明區會展中心北側的海峽國際社區A區開閉所巡檢。只見他們將平板電腦靠近開閉所正門左側的數字標簽,此時設備就自動讀取信息,界面上顯示出站房名稱,點擊則進入了巡檢狀態。當發現缺陷時,可直接在平板電腦中選擇對應的缺陷內容并保存,還可將數據上傳至GPMS系統,及時更新系統中的缺陷信息。
這套系統就是廈門電網試點安裝的配電智能巡檢系統。該系統采用射頻識別技術,與智能移動終端配合使用,實現了對配電設備現場巡檢工作的智能化、標準化和可控化作業。
國網廈門供電公司在建設一流配電網的過程中,始終探索配網設備狀態檢測新技術,在開關站試點開展在線測溫、電纜防盜、開關柜超聲波及地電波局放等多種檢測技術綜合應用,實現重要配網設備在線監測和自動告警。應用基于GPS及射頻識別技術的智能巡檢系統,提高了配電設備巡檢的智能化水平和工作效率。依托輔助決策系統開展配網狀態評價,實現廈門島全部545條公用饋線和島外市區457條公用饋線全覆蓋和動態、定期評價,提高了配網設備狀態管理水平。
如果說堅強的網架是“硬實力”,那么精益管理則是“軟實力”,是實現高可靠性的有力支撐。為了更好地發揮配電自動化作用、提高配電網管理水平,國網廈門供電公司構建了能夠見微知著、快速反應的配網生產搶修指揮平臺。該平臺把服務快速響應中心、配網調度控制中心、配網搶修指揮中心三者職能順暢銜接、關聯分析,從而把營銷業務應用、配電生產管理、配電自動化和用電信息采集等系統整合在了一起。
“‘配網生產搶修指揮平臺’能發揮多源數據采集、智能輔助研判、界面可視直觀、資源統一調度等優勢,立體化開展搶修指揮,將原來需要半小時以上的搶修縮短在10分鐘左右?!碧K雪源說,“有了這個平臺,能實現快速搶修、復電,示范區內客戶平均故障停電時間縮短到4.63分鐘?!?
配網生產搶修指揮平臺工作人員林宇鋒博士介紹說,平臺上線前,故障研判十分繁瑣。特別是同時出現數個工單重復報修時,容易出現重復或錯誤派工,而且要多個系統并用,還需要到現場逐級排查,讓人焦頭爛額?!叭缃?,平臺實現了多源數據采集,能自動分析供電路徑,順藤摸瓜追溯電源點,同時進行工單智能分析、合并,故障精確定位和快速研判?!?
為使搶修指揮平臺充分發揮效用,國網廈門供電公司重新梳理搶修流程,配套制定11種典型搶修作業指導書,標準化配置配網搶修材料、車輛和工器具,并從搶修過程、原因、客戶影響、搶修隊伍星級評定等方面構建搶修綜合評價分析體系,持續提升搶修質量和客戶滿意度。平臺上線后,搶修高壓故障平均修復時長縮短35.11%,低壓故障平均修復時長縮短21.56%,搶修效率大為提升。
為了縮短配網搶修復電時間,讓客戶用上電、用好電,國網廈門供電公司還深化標準化搶修,不斷提升搶修人員不停電作業技能,在不停電作業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具備三類6項電纜不停電作業能力。同時,積極拓展架空線路帶電作業項目,率先在國網福建電力開展“帶電解除柱上開關繼電保護”作業項目,全面開展四大類33項10千伏線路帶電作業和電纜不停電作業。截至目前,國網廈門供電公司完成配電網不停電作業1459次,減少停電時戶數約為4.861萬時·戶,帶電作業化率88.66%,同比提高13.4%。
以主動配電網為目標
過去的五年,在一流配電網建設和運營過程中,國網廈門供電公司始終瞄準經濟結構優化和城市空間布局完善,力求以電網建設提升城市公共服務水平、促進城市人文內涵發展、推動城市生態文明建設。如今,在看到配電網建設管理取得的成績時,廈門電網人并沒有駐足停留,為了實現現代配電網,他們已經定下了新的目標。
5月5日,國家863項目“主動配電網關鍵技術研究及示范”福建廈門示范工程正式啟動。該工程將立足廈門島,建設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集冷熱電聯供、生物質能、光伏發電、風電、儲能和電動汽車充換電站等單元于一體的主動配電網應用集成示范系統。
主動配電網是指內部具有分布式或分散式能源,具有控制和運行能力的配電網,是智能電網的一個前沿分支。作為國家863計劃先進能源技術領域重大項目之一,“主動配電網關鍵技術研究及示范”項目將在三年時間內,系統研究符合現代配電網特點的主動規劃、網絡潮流的主動管理、分布式能源的主動控制、多能源間的協同優化、客戶的主動服務等關鍵技術,并開發相應的核心裝置與應用支持系統。廈門島是這項前沿課題關鍵技術應用集成示范區域之一。
通過對區域定位、負荷性質、清潔能源接入情況等進行綜合考慮,結合廈門城市配電網規劃目標,項目選取廈門島東部片區作為主動配電網示范建設區域,面積約為5.9平方公里。
“在該示范區內,一次配電網架層次清晰,配電通信交互穩定可靠,自動化使用率高,今年年底還將全面實現集中型饋線自動化故障處理功能,具備較好的主動配電網建設條件?!眹W廈門供電公司運檢部熊軍博士介紹說。
蘇雪源告訴記者,該示范工程建成后,示范片區主動配電網將具備主動調節能力,初步估算可削減系統高峰負荷10%,配電網的可管可控性和供電可靠性都將大大提高。同時,對光伏發電等分布式能源的大量接入也將給予更有力的支撐,可再生能源將實現100%消納,大大提高終端能源利用效率和地區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所占比重。
可以預見,主動配電網示范工程的建成將使廈門配電網的整體水平再上一個臺階。屆時示范區內的客戶可以靈活接入主動配電網,參與需求響應和電網運行,這能大大提高用電自主性,節約電費支出。而對廈門電網來說,高效運行的主動配電網不僅能提高電能傳輸效率,帶來節能效益;還可以精確控制負荷,進行有效的移峰填谷,減少系統故障。
|